Life's Ten Thousand Affairs 12 - Being Aware of One's Frame of Mind 《人間萬事12-悟者的心境》
Chapter 4: Pay Equal Attention to Understanding and Practice - A New Four Means of Embracing 卷四 解行並重 ■新四攝法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卷四 解行並重 ■新四攝法各位讀者,大家吉祥!
在佛教裡,對於人際間的相處之道,甚至如何弘法度眾,特別提出一個「四攝法」,也就是四種攝受眾生的方法,分別是:布施、愛語、利行、同事。這四法誠然是促進人際間友好關係,增加人間美好善緣的好方法,現在試再針對於此,提出另外四種「新四攝法」如下:
一、威儀莊重:吾人想要影響別人,自己的身教行儀必須要能做人的模範。例如佛陀的大弟子舍利弗、目犍連,在未親近佛陀之前,都是一方的領導。一日,二人因見阿說示比丘威容端正,行步穩重,深被其殊勝的威儀所感動;之後再經阿說示轉述佛陀開示的因緣生滅道理,因此皈依佛門。所謂「身教重於言教」,佛門所以重視「三千威儀,八萬細行」,其目的主要就是要吾人先求自己健全,如此則何患不能受人尊重?
二、語言巧妙:人與人之間,要靠語言溝通往來。講話是一門藝術,也是一種修養,有的人講話,總是話中帶刺,或是言不由衷,缺少真誠,無法讓人感動。說話的巧妙,即使讚美別人,也要得體;如果是開示、教訓,也要讓人能堪受。總之,說話要讓人感受到你的真心善意,別人才願接受,所以《金剛經》說,佛陀是真語者、實語者、如語者、不異語者。真正巧妙的語言,要讓人一言之下茅塞頓開,讓人一聽就能心領神會,讓人聽後心開意解,讓人聽了歡喜奉行,讓人一聽如獲知音。你有善巧的語言,聽者自然如沐春風,樂於親近。
三、助其增上:人都希望從別人那裡獲得幫助、利益,所以要攝受他人歸心,首要之務,必須能夠幫助他成長、進步,也就是給他一些助緣,讓他不斷增上。例如讓他知識增上、技術增上、人事增上、物質增上,讓他對自己的前途充滿信心、希望,他必能死心蹋地追隨。中國有句俗語說:「欲意取之,先要予之」,你要用他,先要給他用,先要幫助他,「給人」才會有人。現代各個國家,每年都投資很多經費在栽培人才上,你對人才的培育不吝投資,國家才有人才。假如我們要攝受人才,助他增上,這是不二法門。
四、同行共事:社會上,有些人所以成為同黨、同派、同道,必然是因為理念上有其共同的地方,舉凡對國家社會有共同的理想、抱負,對信仰知見有共同的認知、共識等。我們想要攝受他人,成為朋友、幹部、同志,也必須攝受一些在思想、行為上和我們相近的人。所謂「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如果在興趣、作為上相近者,加以攝受,必能成為好的朋友,好的同事,好的幹部。
以上四點「新四攝法」,就是說明,人與人之間要靠緣分,才能結合,要靠感動,才能令其嚮往,要能給他利益,他才肯得相隨。現在人高喊「團結」,團結不是只要求他人來跟我團結,而是自己要想如何與人團結。無論朋友,甚至夫妻,不一定要求對方與自己完全一樣;攝受他人要尊重他,給他空間,容許許多不同的存在。只要大方向、大目標不錯,其他方便行事,也就不必太計較了。
如需引用文章,請註明出處。 本網站由 佛光山資訊中心 協助製作Copyright © 著作權 佛光山 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Dictionary loading status: not loa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