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 Guang Buddhist Textbooks 《佛光教科書》
Volume 5: Introduction to Schools - Class 9: Tiantai School 第五冊 宗派概論 第九課 天台宗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第五冊 宗派概論 第九課 天台宗天台宗因開創者智者大師居天台山而得名。此宗依《法華經》的教旨而建立思想體系,又名法華宗。
本宗教門義旨,以《法華經》為宗旨,以《大智度論》為指南,以《大般涅槃經》為輔助,以《大品般若》為觀法,援諸經以增信,引諸論以助成。
論及天台宗的歷史傳承及思想淵源,應遠溯自印度龍樹菩薩所撰的《大智度論》、《中論》。此二論傳入我國,經鳩摩羅什翻譯弘揚,此後,得北齊慧文、南嶽慧思兩大師的傳承,及至智者大師的發揚,創立教觀雙美體系*1,成為天台教學的基礎。
慧文,北齊人,因閱讀《大智度論》,至卷二十七,恍然大悟,證得「一心三智」*2的妙旨。又讀《中論》時,於「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亦名為假名,亦是中道義」之偈,頓悟空有不二的中道義,因而成立空、假、中三諦一心,也就是「一心三觀」的觀法,其後傳法給弟子慧思。
慧思承慧文面授觀心之旨,晝則盡職僧事,夜則坐禪修定。一日,於放身倚壁的一剎那間豁然開悟,明達融通「法華三昧」大乘法門*3。一生主張《般若》、《法華》是理論與實踐的雙軌,奠定了天台教學「教觀二門」的基礎。
智者大師是天台宗的集大成者,也是一位偉大的思想家。他承襲慧思的禪法,以一心三觀、十如是*4,發展為「一念三千」*5與「三諦圓融」*6。天台宗遂據此為基礎,而形成獨特的性具思想*7。
智者大師承繼南北朝時期各家的教相判釋,獨創天台五時八教的判教體系。五時,即華嚴時、阿含時、方等時、般若時、法華涅槃時*8,是佛陀化導眾生的次第。八教,是為化儀四教與化法四教。化儀四教*9,是佛陀化導眾生的方式,即頓、漸、秘密、不定;化法四教*10,是佛陀教化眾生的內容,即藏、通、別、圓。此五時八教的教判,是以《法華經》為圓教立場而施設的,將佛陀一代時教分門別類,適應各種不同眾生的修持,並依修行次第、證道果位,加以分析比較。
智者大師一生曾多次入住天台山及廬山,致力於著書立說*11,勤於修持禪定。也曾多次入宮為陳後主說法,為隋煬帝授菩薩戒,又至金陵弘法度眾,可謂是禪教一致,行解並重,悲智雙運,福慧雙修,是大乘的菩薩行者,同時也是將佛學中國化,使天台宗具足中國佛教思想特色的第一人。
灌頂,慧解超強,一生記錄整理智者大師的法華三大部*12等著作,撰述《涅槃玄義》、《涅槃經疏》,編有天台宗史《國清百錄》*13、《智者大師別傳》,對鞏固天台教團很有貢獻。灌頂以後有法華智威、天宮慧威、左溪玄朗。玄朗示寂後,湛然*14繼其法席,一生致力於弘揚天台教觀,講說撰寫,著作豐富,有《金剛錍論》、《止觀搜要記》、《法華文句》等多種。時人讚歎說:「荊溪不生,則圓義將永沒矣!」
湛然之後,因會昌廢佛及唐末五代的戰亂,典籍、章疏大多散佚,天台宗再度衰微。直到趙宋時代,清竦的熱心護法,吳越王錢俶的大力支持,天台宗風才又重見曙光。清竦門下有義寂,探索天台典籍、講演天台教學;義寂門下有高麗諦觀送天台典籍回中國*15,其後四明知禮復興宋代天台大業,被尊為天台第十七祖。
天台宗在南宋以後,隨著國運的衰微,亦逐漸式微,明末有智旭,自稱「私淑台宗」,著《法華會義》等書,對天台教觀頗有發揮。民國以後,有諦閑大師創「觀宗研究社」,為作育天台學者的專門學府,後付法倓虛。在香港先後有倓虛、樂果、顯慈、定西、洗塵、覺光、大光、智海、永惺等法師弘揚天台;台灣有斌宗法師繼天台衣缽,門人慧嶽法師,承其法系至今。
天台宗的教理門有:一念三千的性具思想、五時八教的教相論、三諦圓融論、五重玄義*16的經典解釋論,及圓教的六即佛論*17等。實踐門有:漸次止觀*18、不定止觀*19、圓頓止觀,內含四種三昧*20、二十五方便*21、十乘觀法*22等。在中國八大宗派中,由於它的義理組織嚴密,使天台有「教、觀」二門互照、「教觀雙美」的稱譽;同時也顯現其教觀兼備,事理圓融,解行並重的獨特風格。
【注釋】
*1 從天台宗的立場來看,中國大乘八大宗派之中的唯識宗、三論宗、華嚴宗等,較偏重理論,是屬於「教相門」的宗派;禪宗、律宗、淨土宗、密宗等,注重修行,是屬於「觀心門」的宗派。天台宗注重教理,兼重修行,是教觀兼備,事理圓融的宗派。
*2 指一心之中同時證得一切智、道種智、一切種智等三智之果。《大智度論》卷二十七云:「一心中得一切智、一切種智,斷一切煩惱習。」北齊慧文讀此文,豁然悟理之極致,以之授慧思,慧思以之傳智顗,智顗乃依之證得一心三觀、一境三諦等之圓理,遂成天台一宗的核心教義。
*3 係依據《法華經》及《觀普賢經》而修持的法門,以三七日為一期,行道誦經,或行或立或坐,思惟諦觀實相中道之理。
*4 據《法華經‧方便品》:「佛所成就第一稀有難解之法,為佛與佛乃能究竟諸法實相,所謂諸法如是相、如是性、如是體、如是力、如是作、如是因、如是緣、如是果、如是報、如是本末究竟。」天台宗以此開展出十如是為諸法實相的思想,十如是即宇宙一切萬有,森羅萬象的十種必然真理、軌則。
*5 謂眾生一念心中具足十法界,隨著心念染淨而遊走上下各法界,此稱「一心法界」。十法界中,每一法界各自具有其他九法界,乃成百界(百界中每一法界都具足「十如是」,稱為「百界千如」)。再配合三世間,每一世間各具十法界,成三十種世間,則一念心中,具足三千迷悟諸法,宇宙萬有的根源都在我們心中。
*6 諸法皆具空、假、中三個道理。(一)空諦:一切事物都是由因緣所生,沒有固定不變的實體,此為「真空」。(二)假諦:一切事物雖即本空,然因緣聚會時,又是歷歷宛然,此為「假有」。(三)中諦:空、假是諸法的一體兩面,中諦是諸法的本體,亦即超越空、假對待的實相。故空即是假,假即是空,空假不二,謂之「中」。空諦是「破法」,假諦是「立法」,中諦是「泯絕對法」。此三諦並非個別單獨存在,而是每一諦中兼具其他二諦。因為三者互具互融,所以是「三諦圓融」。
*7 乃天台教學的基礎、特色。謂真如的理性,本來具足迷悟諸法,稱為「理具三千」,此「理」於日常中隨緣現起,諸相宛然,稱為「事造三千」。只要吾人能把握現前一念,去惡向善,轉迷為悟,必能出凡入聖。
*8 「華嚴最初三七日,阿含十二方等八,二十二年般若談,法華涅槃共八載。」此偈說明佛陀一代時教及說法的順序:
(一)第一華嚴時:佛陀成道最初三個七日(二十一天),開講《華嚴經》,如日照高山之時,惟普賢、文殊等大根性的菩薩才能承受法益,而小乘人不解其義。好比初從牛身擠出之「乳」,非常營養,有些人卻不敢喝。
(二)第二阿含時:佛陀宣說《華嚴經》之後,於鹿野苑為五比丘說四諦、十二因緣,以十二年的時間,往來於印度十六大國講說《四阿含經》,又作「鹿苑時」。如日輪漸昇,照及幽谷,亦如用牛乳加工製成的生酪。從佛陀教化的意義而言,乃方便誘導根機較淺者,亦稱「誘引時」,而喻為「酪味」。
(三)第三方等時:二乘人於阿含時證悟無學的小果,卻誤以為已達究竟涅槃。佛陀乃於阿含之後的八年間,講說《維摩》、《楞伽》、《思益》、《勝鬘》、《寶積》等大乘經典,以破除小乘人的偏見,並使之迴小向大而進入大乘。此時如日照平地,等於將酪味再精製成「酥味」,攝受漸廣。因「方等」為大乘經典的通稱,此時為初說大乘經的時期,故稱「方等時」。
(四)第四般若時:指「方等時」之後二十二年間,說諸《般若經》時期。從佛陀教化的意義而言,此時為破斥大小乘分別的偏執,專說諸法皆空,融和大小乘於一味,如日照禺中之時(上午十時),喻為「熟酥味」。
(五)第五法華涅槃時:此一時期是指佛陀見眾生根機漸熟,於講說《般若》之後的八年間,於靈鷲山上宣說《法華經》,開演十界皆能成佛的真理;又於臨入滅之前的一日一夜間,開講《涅槃經》,說一切眾生悉有佛性,如來常住無有異變之理。如日中天,普照一切,喻為「醍醐味」。《大般涅槃經‧聖行品》云:「譬如從牛出乳,從乳出酪,從酪出生酥,從生酥出熟酥,從熟酥生醍醐,醍醐最上。若有服者,眾病皆除,所有諸藥,悉入其中。」
*9 化儀四教:
(一)頓教:對於利根、堪受大法的人,佛陀將自內證法門直接教示,相當於《華嚴經》所說內容。
(二)漸教:對於我執、法執較重的頓根之人,佛陀教化的內容由淺而漸深,層層破除其妄執,循序漸進,示以真道。如:佛陀首先說小教《阿含經》,其次說大小混合的《方等經》,再進入純大乘學說的《般若經》等,次第教化。
(三)祕密教:佛陀應眾生不同根機能力,因材施教,施予個別教化,而彼此互不相知。即「同聽異聞,互不相知」,彼此聽到相應自己根機的教法,但互不相知。
(四)不定教:各種根機的眾生雖同坐一席,然而隨各人的能力,所體悟的教法深淺不定。或說「漸教」時得頓益,或說「頓教」時得「漸益」,如是得益不同,所以名之。即所謂「佛以一音演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同聽異聞,彼彼相知」,各有所解。
*10 化法四教:
(一)三藏教:即小乘教。佛陀為三乘人說《阿含經》,主要宣說生滅四諦,破斥外道,以明「但空」之理(僅知空的一面,而不知同時有不空的一面),並由析空觀而入無餘涅槃之教。所教化的對象乃「正化聲聞、緣覺乘,旁化菩薩乘」。
(二)通教:聲聞、緣覺、菩薩三乘所通學的大乘初教:一切事物皆由因緣所成立,故為如幻的空假,觀當體即空(「體空觀」之教)。「通」有二義:一、通入義:此教中的鈍根菩薩與二乘人僅能理解較淺的《般若經》空理,所以通入藏教;利根菩薩則能領悟較為深奧的中道妙理,最後能通入別教或圓教。二、共通義:通教為三乘共通,了知「色即是空」的真義,故名「共通」之教。通教的經典包括小乘的四阿含、《六足論》和大乘的方等。
(三)別教:不共二乘而獨為菩薩說,於此有別於其他三教;又由差別面觀察諸法,故稱「別教」。次第觀空、假、中三諦而悟中道之理,其中道係觀「空」、「假」之外另有獨立之「中」,故稱「但中」。別教的經典如《華嚴經》。
(四)圓教:是大乘教中的「實大乘」,對最上利根菩薩絲毫不假方便權說,直接宣說內證究竟真實義的教法。如《法華經》、《涅槃經》就是圓教的教義,代表圓滿的完成,且不屬於頓、漸、秘密、不定的根器。此教說明法界萬有,當下就是諸法實相,當下即能顯現全體真如中道(生死即涅槃);觀空、假、中三諦之理,在一諦中互具其他二諦,故此中道之理稱為「不但中」。圓教菩薩以一心觀空、假、中三觀,故此三觀稱為「一心三觀」,此為天台宗獨特的觀法。
*11 智者大師一生著書一百四十餘卷,最重要的「天台三大部」,即《法華玄義》、《法華文句》、《摩訶止觀》。
*12 即:《法華文句》,係對《法華經》經文作逐句的注釋。《法華玄義》詳釋「妙法蓮華經」的經題,並說明《法華經》幽玄的義趣。《摩訶止觀》為智顗晚年所講述,亦為其著作中體系最圓熟的論書。書中詳說圓頓止觀之法,闡述智顗獨特的宗教體驗與宗教實踐。
*13 收錄天台智顗的遺文及碑文等,係了解天台智顗一生行業最完整的資料。以智顗住天台山國清寺,故有此名。
*14 唐代僧。天台宗第九祖。以中興天台宗為己任,提出無情有性之說,主張木石等無情之物亦有佛性,發展天台教義。歷住蘭陵、清涼諸剎,所至之處,四眾景從,德譽廣被。天寶、大曆年間,玄宗、肅宗、代宗優詔連徵,皆稱疾不就。晚年居於天台國清寺。
*15 會昌法難及唐末五代戰亂後,天台典籍章疏大多散逸。北宋太祖建隆年間,義寂勸江浙吳越王遣使者至高麗求請天台典籍,高麗王遂命諦觀攜天台論疏諸部來華。至天台山螺溪傳教院禮謁當代天台宗大師義寂,一語傾心,遂禮之為師,於螺溪居止十年而入寂。所著《天台四教儀》,係天台學的入門書。
*16 是一種具有歸納、組織的科判方式,其內容為:(一)釋名:解釋一經的題目。(二)辨體:辨別一經所詮的體性,如《法華經》以「中道實相」為全經所詮的妙體。(三)明宗:闡明一宗的旨趣、目的。(四)論用:論說一經的功用。(五)判教:判立一經的教相,以定其次第。
*17 謂天台宗立的「圓教」菩薩六行位,即指理體不二,但於修證上,從凡夫到佛有六種層次。此六即佛位,是顯修證法門的深淺,明修行的次第。內容如下:
(一)理即:就理論上來說,「一切眾生皆有佛性」,與諸佛如來無二無別,皆即是佛。然而理雖「即是」,日用卻不知此心具三諦妙理。
(二)名字即:或從善知識,或從經卷,聽聞三諦圓融妙理,於名字中通達了解,知一切法皆是佛法而開始修行,故稱名字即佛。
(三)觀行即:既知名字,進而依教修行,達於心觀明了,理慧相應,觀行相即,所行如所言,所言如所行,言行一致,故稱觀行即佛。此位分為:隨喜、讀誦、說法、兼行六度、正行六度等五品深淺次第。
(四)相似即:於前述「觀行即」位中,愈觀愈明,愈止愈寂,而得六根清淨,斷除見思之惑,制伏無明,登初住位。此等人雖未能真證其理,但於理彷彿,有如真證,如將至火,先覺暖氣,故稱相似即佛。此位分為十信位。
(五)分證即:觀慧倍增,初破一分無明惑,證入中道實相,見佛性理。從此以後,斷一分無明,即證一分法身。其後分破四十一品無明,入於薩婆若一切智海。
(六)究竟即:斷第四十二品無明,發「究竟圓滿覺智」而成就佛果。
*18 天台宗所立三種止觀之一。為由淺入深的觀法,乃先持守五戒,修十善,次修禪定、無漏、慈悲等,乃至進而觀實相的真理。
*19 天台宗所立三種止觀之一。既非初觀實相,又非次第由淺至深,而係任修一法,由過去宿習之所發,豁然開悟而證實相,得無生忍。智顗依之說《六妙門》一卷。
*20 為《摩訶止觀》所教示的法門,天台宗「觀心」必修。將眾多的「止觀行」依其實行方式而分為四類,藉此四法,即可正觀實相,住於三昧。
(一)常坐三昧:又作一行三昧。依據《文殊說般若經》而修持,以九十天為一期,專心一意坐禪,繫緣法界,觀一切法皆是佛法,並專心稱念一佛名號,令心意集中一處,觀照真如法性。於一期中精勤不懈,念念無間,破除業障,顯發實相之理。因僅修常坐一行,故又稱一行三昧。
(二)常行三昧:依據《般舟三昧經》所修的三昧,又稱「般舟三昧」。以九十日為一期,於道場內,身常旋行繞佛,無有間休(倦則立息,不可坐、臥),口常唱念阿彌陀佛,心憶觀想阿彌陀佛,步步聲聲念念唯有阿彌陀佛,精勤不懈。若三昧成就,能於定中見十方諸佛顯現於前,故又稱「佛立三昧」。
(三)半行半坐三昧:依據《方等陀羅尼經》、《法華經》所修的三昧,前者稱「方等三昧」,後者稱「法華三昧」。「方等三昧」以七日或二十一日為一期,於道場內誦持陀羅尼咒,旋行一百二十匝,一旋一咒,疾徐適中,旋咒已,端坐思惟,觀實相之理,觀畢復起旋咒,如此反覆行之。「法華三昧」以七日或二十一日為一期,修行的方法包括嚴淨道場、淨身、三業供養、請佛、禮佛、六根懺悔、繞旋、誦經、坐禪、證相等。
(四)非行非坐三昧:指上述三種以外的一切三昧,亦即不侷限於身體行儀上的行、立、坐、臥,而含攝一切事物。《大品般若經》稱之為「覺意三昧」,南嶽慧思名之為「隨自意三昧」。即於一切時中、一切事上,隨意用觀,不拘期限,念起即覺,意起即修三昧。前三種均為實相的理觀,僅有非行、非坐三昧,共通於「事」、「理」二觀,故為四種三昧中最重要者。
*21 是天台宗修持止觀法門的「前方便」,藉以開發善根,易得正定。概分為五類:
(一)具備五緣:衣食具足、持戒清戒、閑居靜處、息諸緣務、得善知識,這是修習止觀的基本條件。
(二)外訶五欲:消除色欲、聲欲、香欲、味欲、觸欲等,摒除外塵的干擾。
(三)內棄五蓋:棄除貪欲、瞋恚、睡眠、掉悔、疑慮等五蓋,使內心不起障礙。
(四)調和五事:調和身心,使之不饑不飽、不節不恣、不寬不急、不澀不滑、不沈不浮等。
(五)勤行五法:精進不懈,進行五法:樂欲(樂觀)、積極、正念、巧慧、一心。
*22 乃天台宗修圓頓止觀於預備條件二十五方便修畢後,為正觀對象之軌範的十種觀法。用此十法,由因至果,故謂十法成乘觀,略稱十乘觀法。十法之中,觀不思議境為觀法之本體之正觀,上根者依此即足;若尚未成功或中根者,進而修第二至第七的觀法;至於下根者,則更修第八以下的觀法,亦即須修備十種觀法。
十種觀法即:
(一)觀不思議境,即觀凡夫於日常所起一念心中,具備人生所有一切,三諦相互一體化,為不思議的妙境。
(二)發真正菩提心,又稱起慈悲心。修行者依初觀未成功時,改發圓教無作的菩提心,為求菩提救度眾生,立四弘誓願。
(三)善巧安心止觀,又稱巧安止觀。善巧用止觀,使心安住於真實的本性。
(四)破法遍,即破除遍於一切諸法有所執著的心。
(五)識通塞,於能破之觀知通塞,識別情智的得失。
(六)道品調適,又稱修道品。即一一檢討三十七道品,而修其中適合行者的能力者。
(七)對治助開,又稱助道對治。修卑近、具體的善法,以為去除障礙的幫助。即開闢三解脫門,以對治障礙。
(八)知次位,雖居凡位,然不起已登聖位的慢心,了知自己修行的階段。即自善分別識知修證的分齊。
(九)能安忍,對於內外的障礙,心不動搖能安忍,成就道事。
(十)無法愛,又稱離法愛。即去除對非真菩提的執著,而進入真正的菩提位。
【習題】
一、試述天台宗的特色。
二、何謂「一心三觀」?
三、何謂「一念三千」?
四、天台宗對佛陀一生說法的次第如何判釋?
五、舉例說明「化法四教」的內容。
六、試舉出研究天台宗應研讀的典籍。
如需引用文章,請註明出處。 本網站由 佛光山資訊中心 協助製作Copyright © 著作權 佛光山 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Dictionary loading status: not loa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