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ne Hundred Lessons on Monastery Language and Affairs 2: Becoming a Monastic and the Rules of the Precepts 《僧事百講2-出家戒法》
Lecture 2: Renunciation and Liberation 第二講.出家得度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第二講.出家得度擁有出世的性格,懷有捨棄世間欲樂的理念而發心出家,意思就是不享受世俗鴻福、清福,而享有出世的清淨自在,這也是一種福氣。所以說,具有出世的性格出家最好。
當然,出家固然好,倘若身沒有出家而心出家,也很可貴;能夠轉煩惱為菩提,才是重要。
二千五百多年前,在印度菩提迦耶的菩提樹下,佛陀證悟宇宙真理,隨即在鹿野苑為五比丘宣說「四聖諦」;五比丘既是最初的僧團。後來,隨著佛陀一一度化,僧團漸具規模,達千人之多。千人僧中,多是證悟解脫的聖者,他們精進辦道,樹立修行人之典範,他們四方弘化,助佛宣揚法義,使佛法流傳至更廣更遠的地域。
佛陀入滅前囑咐弟子「以戒為師」,僧依戒住,戒住則法住,僧眾維繫著佛法的傳承。出家為僧,不僅是了生脫死,更為了弘法利生;不但自己得度,也令他人得度。「出家,就是出煩惱家,出生死家,出忙亂的世俗之家,出紛爭不休的是非之家……。並用自己的愛心、慈悲心,用自己的時間去弘法利生、奉獻給大眾。」
只是,如何自度?又該如何度人?具體而言,出家人的性格,出家人的任務,出家人應有的觀念,出家人的人生態度,出家後的學習內容、與常住的關係、怎麼親近師父等等,無不透露「自度」「度人」的消息。本講次裡,詮釋「出家得度」等種種面向的內容。
問(1):順治皇帝有一首〈讚僧詩〉說:「黃金白玉非為貴,唯有袈裟披肩難。」他為何會有此感嘆?傳說他曾經出家為僧,真有其事嗎?
答:順治皇帝究竟有沒有出過家,其實並不重要。自古以來,帝王出家為數很多,甚至於做過出家人,再去做帝王的也有,也不須去說,因為這許多有無、是否,都不是重要的事情。
順治皇帝這一句「黃金白玉非為貴,唯有袈裟披肩難」,主要是讚美出家人;出家人修道崇高而神聖,清淨而悠閒,隨喜而發心。
以世俗眼光來看,黃金白玉最為寶貴;但以出世的眼光而言,披搭一襲袈裟最為寶貴了。慧遠大師曾經說:「袈裟非朝宗之服,缽盂非廊廟之器……。」袈裟之寶貴在於它代表一個出家人紹隆佛種、光大如來遺教、上弘下化的責任。所謂「出家乃大丈夫之事,非將相所能為」,出家,就是出煩惱家,出生死家,出忙亂的世俗之家,出紛爭不休的是非之家……。能把雜亂的人生,複雜的金錢、愛情簡化,守身為道,並用自己的愛心、慈悲心,用自己的時間去弘法利生、奉獻給大眾,所謂自度度人,自利利他,當然就會是「黃金白玉非為貴」了。
問(2):在中國歷史上,除了順治皇帝欣羨出家生活以外,還有南朝的梁武帝。能不能講一講梁武帝出家的事情?
答:中國歷史上第一位佛化的帝王、有「菩薩皇帝」之稱梁武帝,曾經四次捨身同泰寺,所謂「捨身」就是捨去皇帝身、拋棄帝位,將自己送給同泰寺。梁武帝自號「佛奴」,就是願意做佛的「奴才」,佛的「奴隸」,他盡脫御服,改著法服,行羯磨法,使用葛布、瓦器,凡事都是親執勞役,為佛教服務,由此可見梁武帝信佛之懇摯與虔誠了。
梁武帝一生都食素,善於講經說法,不但廣造佛寺、註經弘法,更是度僧修福、興辦社會福利事業,對佛教相當虔誠。不過大臣們覺得一國之君捨身寺廟,出了家,國家由誰來管理呢?於是,慌張的諸侯大臣們紛紛到同泰寺上陳奏章,請梁武帝治理政事,並由群臣百官以一萬億錢將他贖回皇宮,重新理政。就這樣四次捨身同泰寺,四次都讓大臣把他贖了回去,也因此讓同泰寺獲得不少供養金。
問(3):不但出家人學佛,在家人也在學佛,一定要出家才能得度嗎?出家與在家有什麼不同?
答:學佛不一定要出家,在家也是可以學佛的。一般而言,在家生活有五欲塵勞,有家庭事業種種的束縛、障礙,不如出家修行那樣專精和方便。在家與出家相較起來:在家人憂悲煩惱多,出家生活清淨無為;在家多放逸,出家少放逸;在家是過「有」的生活,出家是過「無」的生活;在家以執取為樂,出家以出離為樂;在家以財力為寶,出家以功德為寶。
若想要出家學佛,自己得衡量:有沒有出家的性格?具備出家的性格是出家很重要的條件,因為「人在佛道,心在世俗」,又何必要出家呢?
如果對世俗的功名富貴、金銀財寶、男女愛情,都能夠捨棄,都能不要,而擁有出世的性格、懷有捨棄世間欲樂的理念而發心出家,意思就是不享受世俗鴻福、清福,而享有出世的清淨自在,這也是一種福氣。所以說,具有出世的性格出家最好。
當然,出家固然好,倘若身沒有出家而心出家,也很可貴;能夠轉煩惱為菩提,才是重要。如勝鬘夫人「雖處王宮,不著欲樂;身居富貴,常修佛法」,還有梁代的傅大士與中唐的龐蘊居士,雖是在家人仍然精進於參禪講經,一樣能夠勘破生死。在家學佛修行,也能發出離心,雖處世俗,心在山林,過的是五欲的生活,而心在清淨的梵行,那麼在家修行者和出家又有何分別?
問(4):出家是割愛辭親,這是很不簡單的事情,但是出了家以後,有的也不一定做得很好,究竟怎麼樣才堪稱一個真正的出家人?
答:有一句話說:「未披袈裟嫌事多,披了袈裟事更繁。」出了家才知道,出家人不好做,然而再回頭做在家人也是可以的;佛教是很自由的宗教,像過去就有「九還祖師」,也就是還俗了九次,這在佛教也不為過。佛教就等於士農工商,換個職業也不為過;又如同在學術界裡做各種的研究,再換一個研究也是自然的事。出家,不但是一種修養,也是一種身分,換一種身分,於道德無虧,又不害人,如何不可呢?所以,出家、不出家,並非相當嚴重的事情。
當然,一旦出家就要把出家人做好:出家人要有淡泊的生活,出家人要減少自己的欲望,日常課誦不缺,守規矩,待人慈悲、和藹、溫柔。
常有人說:「你出了家,脾氣還那麼大!還罵人!」不當的罵人確實不應該。不過,有時候為了教育弟子,佛陀都會罵人的,有時做師父也會罵徒弟,重要的是罵要罵得藝術。像佛陀罵人語氣很重,但很文雅,比方說,「你愚痴!」「你不知道苦惱啊!」「你不知慚愧!」「不知羞恥!」「你不像人,你非人!」
非人,是很嚴重的。據《阿含經》記載,「非人」是:應笑而不笑、應喜而不喜、應慈而不慈、聞惡而不改、聞善而不樂。所以,要做得像個人,所謂「人成即佛成」,把人做好,才能做佛!
問(5):有的人知道出家很好,可是心裡總有些顧忌,譬如:顧忌出了家,自己是單身一個,萬一老病了怎麼辦?因此不敢輕言出家,要怎麼消除這些顧忌?
答:就我這一生來看,做一個在家人,到了年老的時候很麻煩,成了一個孤獨老人,沒人理睬、沒人關懷;生病的時候,則是「久病床前無孝子」。但出家人老了很好,怎麼說呢?「和尚不能老,一老就是寶」,因為有許多徒子徒孫尊敬、伺候。
關於父母與兒女之間,我常用球做為比喻:年輕的父母,是兒女的籃球,都是「My ball!」,大家搶來搶去。父母年紀大,便成為排球了,不是推給老大去撫養,就是推給老二照顧,要不便推給老三照料;就這樣推來推去,誰也不要。一旦父母老病時,就成為足球,恨不得一腳踢的遠遠,完全不干兒女的事。
反觀出家人有學問、有道德,做師父的在徒弟心中猶如橄欖球,一個個都想要緊緊地抱著。人生如球,諸位,為什麼不做橄欖球?做足球、排球有什麼好呢?
問(6):有些人顧忌,出家了以後是自己一個人,也不能工作賺錢,因此不敢出家。
答:出家人不要有錢。中國有一句話說:「女子無才便是德。」同樣的,出家人無錢就是德。出家人不一定要有錢,平時的衣食住行,常住都會供應,只要守道德,世間上沒有餓死的出家人。佛陀曾說過,只要保持住出家的形象、規矩,就不會餓死的。
因此,一旦出家了,就不須掛念世俗的生活,要放下,清淨守道,才最重要。
問(7):有的人則認為,自己的性格較內向、木訥,在僧團裡不善於與人相處,所以不敢出家。
答:如果是一個人性情怪癖,怪的不近人情、不合群,確實不適合在僧團當中。
出家人需要合群、隨眾、隨喜、隨緣;出家人要讓自己與他人打成一片;出家人見到人要有笑容,必要時說兩句好話、為人服務、隨喜功德;以開放、服務的態度面對群眾,必定會有人緣,不僅僅自己歡喜,別人也很歡喜。
出家是得度,就是不得度,出家也會是快樂的生活。
問(8):有的人說,出家人每天必須早起,三、四點就得起床做早課,而自己早上起不來,所以不敢出家。
答:這種想法是不對的!起早、或者起晚,是一個習慣;一旦起早習慣,要你一早還在床上睡覺,反而會不習慣。況且起得早身體好,沒有什麼壞處。出家人有這一種早起做功課的良好習慣,過著一種美好的人生,可真是一幅美不勝收的人生風景。
問(9):出家生活與在家生活不一樣,您認為出家生活容易嗎?要如何去適應出家的生活呢?
答:個性溫和,待人不傲慢,對人隨喜贊助,懷有平等、尊重、包容的心,具有樂觀的人生態度,常說好話、存好心、做好事,能做到佛光會的「三好運動」……,具備這些性格與品性,必定是一個好的出家人。
還有最重要的是,出家人要「讓人接受」。
如何讓人接受呢?要有禮貌,要守規矩,要正常,要勤勞,就能夠讓人接受了。假如所做所言都是非法的,當然別人會厭惡、會遠離,這時就不能埋怨別人討厭自己,那是因為自己的作風、行為讓人不能接受。一旦不能讓人接受,又何以能夠接觸大眾呢?
問(10):如果想要出家,應該要學習、培養什麼樣的性格?
答:出家,首先要找一個好的道場,因為出家是一生一世的。一個人轉世投胎,父母之家由不得自己選擇;而剃度師父,卻是自己可以作主的。師父如父母,要跟他有緣分,師父也要養育你、教育你;這都是一種緣分。
出了家以後,要養成一種淡泊的性格,勤勞的的性情。不要以為出家就什麼事都不用做了,整日懶懶洋洋,這種性格與態度,是沒有人會喜歡與接納的。
另外,肯得知錯、認錯,肯得精進、勤奮,肯得與人結緣,肯得享受簡單,並且生活正常,嚴守規矩,不但社會人士歡喜,在佛門也會視為僧寶。
問(11):每個人都適合出家嗎?什麼樣的情況不適合出家?
答:對於世間的欲望心還很重,對於錢財仍然貪吝,對於男女情愛依舊執著。此外,依然眷戀家庭,脾氣暴躁,瞋恨心重,自私古怪,常常鬧情緒,不正派,都不適合出家。
問(12):如果想要出家,應該如何申請,或者應該經過什麼樣的程序?
答:先具備信心。什麼樣的信心呢?自問:出家之後,我這一生都不懊悔嗎?出家就如同射箭,只有往前,如果箭反過來,則會中傷了自己。所以不能後退的,只能勇往直前,也就是要具備一生一世修道的決心。
在佛門裡,一個沒有毛病、道念純真、為眾服務、修行虔誠、愛常住、五堂功課正常,就是一個有為的出家人。
問(13):可不可以自己剃頭呢?
答:沒有師父就自行剃頭,這個不如法。要剃頭,就要有師父;這就等於沒有父母,怎麼可能生孩子呢?我們的法身慧命,要有師父為我們剃度,替我們提取法名,才具備出家的資格。
問(14):出家以後,才開始做一個出家人,應該要有什麼樣的態度調適自己的生活?
答:出家以後,要先「學習」。學習看人家怎麼吃飯?學習看人家怎麼樣作息?學習看人家怎麼用功?處處用心,處處學習。
一個剛剃度出家的人,不但要學習,還要懂得「尊敬」。對前輩、學長、師兄,要謙虛有禮,萬萬不能一出家就覺得自己是老大,傲慢無禮,這樣既無人緣,也沒有人會歡喜你、接納你的。
問(15):對於自己的前途,應該立定在什麼樣的一個角度?要如何找到自己安身立命處?
答:講到前途,我不禁想問:出家不就是前途嗎?都已經出家了,怎麼會沒有前途、找不到前途呢?
當然,出家以後前方還有很多的路要走:八正道要奉行,六波羅蜜也要奉行,更要真正地做到弘法利生的工作。總之一句,做在家人難,做出家人也難。在家人自私顧己,沒有人怪罪;而出家人不但要顧念自己,還要顧及他人。不顧念別人,處處只想到自己:我要、我喜歡、我覺得、我認為,完全無視於別人的存在,這個是不適合出家的。
問(16):出家的年齡有限制嗎?小朋友、兒童可以出家嗎?
答:佛教裡,有七歲到二十歲做沙彌的,不出家也可以回去,這是允許的。沙彌必須受「沙彌十戒」,得守持不殺生戒、不偷盜戒、不淫戒、不妄語戒、不飲酒戒、不塗飾香鬘戒、不歌舞觀聽戒、不坐高廣大床戒、不非時食戒、不蓄金銀寶戒等戒條。到了二十歲,就得受比丘大戒,成為比丘。
嚴格的說,如果年紀太老了,像是六十五歲、七十歲想要出家,就不被准許。為什麼呢?因為會遭閒語的,不是嫌:「唉唷!你骨頭啃不動了,還想要跑來吃豆腐啊!」就是譏諷:「這個太老了,都要日落西山,才想來出家!」出家不是養老,出家是要服務、要工作的。就算七十歲出家,也只能做沙彌,只准許受沙彌戒,不能做比丘了。
問(17):依您的經驗來看,出家的年齡最好在什麼時候?
答:出家的年齡不一定在什麼時候最好,那得依個人的性格而定。有的人小時候出家,也就是「童貞入道」,則一生一世都是快樂幸福的。有的人猶豫不決、不敢出家,等到三十、四十歲才出家為僧,也就是「半路出家」;這個年紀,往往世俗的習慣、世俗的染污都已經使之成見多、習氣厚,反而在佛教裡不容易安住。
究竟什麼年齡出家最好呢?我在佛門裡已經七十多年,我現在八十多歲了,依我看,當然是越年輕越好。年輕人學習性高,慢慢地把佛門的規矩、儀禮、義理學習俱全,更而健全身心,甚至本身就是一個佛教,那就是最好的了。
問(18):現在佛化家庭很多,而且學佛十分認真,假如說全家的人通通都出家了,他們彼此之間要怎麼稱呼呢?
答:父母出家了,兒女就稱呼其父親「師父」,母親也稱「師父」;「師父」在佛教是通稱。甚至於兒女出家了,父母也要稱兒女「某某師父」。有時,一個做師父對徒弟也會如此稱呼,比方說,「某某知客師父」「某某書記師父」,都不要緊。不論是稱呼「師父」,還是稱呼「師兄」「師弟」,純粹是通稱。
還有一種情況,便是稱呼其職務,例如:當家師父、庫頭師父、維那師父、糾察師父,甚至悅眾師父,都可以。
問(19):有心想出家,可是父母或者家人不同意,這時應該如何爭取親人的認同?
答:中國有一種陋習:男女自由戀愛到了一定的程度,雙方想要結婚,但父母卻要干涉,不首肯,因而造成很多男女為愛殉情;我認為,這種觀念不圓滿,父母何苦為難兒女?兒女又何苦為愛殉情呢?
同樣的,有很多兒女想要出家,完全是自己的選擇,並非別人強迫,為人父母者應該持自由、開放的態度,尊重兒女的選擇。再說二十歲以上有法律上的自主權。父母縱使不肯、不准,也得讓兒女去試試看、親身走走看,就算終究覺得出家不好,也可以再回去的。倘若堅持不准出家,反而造成父母與子女之間的隔閡,相互的對立,實在划不來。
我童年出家,後來輾轉來到台灣,在心中一直有個問題。
當初,我跟母親表示要出家,她最初心有不捨,感到為難,但是我說了一句話:「我要在這裡讀書。」母親忽然歡喜備至,即刻答應:「好吧!你就在這裡出家。」多少年來,我在心中直問著:母親究竟是怎麼樣的想法呢?為何當初那麼容易就讓我出家了呢?後來,一個機緣下,我終於問:「母親!當初您怎麼會那麼快就讓我出家了?」母親回答:「你說出家就能讀書,母親沒有力量培養你,你出了家、讀了書,或者能讀出一條路來啊!」母親認為,不讓孩子讀書,做母親的會有罪過吧!
唯願天下父母,能夠尊重子女的決定,才真正是為兒女好。
問(20):生育我們的父母是不能選擇的,但出家的師父、出家的常住卻是可以自己選擇,請問應該如何選擇出家的師父和常住?
答:想要找出家的常住、出家的師父,最重要的是要考慮到:師父收徒弟不是收奴隸,不是收工友,不是想利用徒弟來幫忙做粗工、做侍者、做家務的,而是應該要培養徒弟,讓徒弟能夠讀書,讓徒弟能夠學習,讓徒弟能夠上進,讓徒弟能夠修行,讓徒弟能夠四方參學,這就是一個好師父;有了好師父,還怕沒有好徒弟嗎?
問(21):有的父母愛護子女,子女出家,不是給房子,就是給現金、珠寶等等。可以帶著俗家的財產來出家嗎?
答:絕對不可以!記得多年前,有一個大學畢業的小姐,從新竹來到佛光山,表示願意出家。並且說,父母叫她結婚,但她想要出家,父母尊重女兒的選擇,並願意把她的嫁妝給她帶到佛光山出家。於是這位小姐用一卡車裝載著電視機、電冰箱、摩托車,到佛光山來。
我說:「妳出家可以,但父母給妳的嫁妝得送回去。」她說:「這些東西可以送給常住啊!」我說:「那也不行,怎麼說呢?比方說,妳在教室裡面上課,看到一個人在吃冰棒,妳就會想那是我的冰箱裡的冰棒。或者妳聽到收音機的聲音,就會想是誰開的收音機?那是我的收音機啊!聽到電視機的聲音,妳會想有人在看我的電視。妳天天掛念的都是我的冰箱、我的收音機、我的電視機,怎麼能夠安心辦道呢?」結果,她隔天便和載滿她的嫁妝的大卡車一起回家去了。
我自忖:我不夠方便,但是一個人最起碼的原則不能不守。出家,是不需要任何一樣外在的東西,只需要一顆心,一心求道,一心學佛。心誠,則一切皆成。
問(22):出家以後,對過去的朋友、同學、同事、乃至家人的喜慶、聯誼交往等活動及節日,可以繼續參與嗎?
答:過去的、世俗上的朋友的喜慶、聯誼活動,年輕的出家人應該是不參加了。我記得,過去有一位老和尚原來答應一位政府官員的邀請,出席餐會,後來大概因為是喜事,老和尚左思右想,覺得不適宜出席,於是留下一首詩:「昨日相約今日期,左右再三又思維;為僧只宜山中住,國士宴中不相宜。」這位老和尚認為出席該場合不適合,因此推掉了餐會。
修道,要懂得放下。除了父母高齡,要為其做壽,或者父母老病,要回家探望等等情況,也無可厚非。而兄弟姊妹、親戚朋友的婚喪喜慶,則與自己無關。請問:在世俗的宴會裡面,一個出家人的身分應該怎麼安置呢?
問(23):出家後的學習要靠師父教導,作為一個徒弟,應該與師父建立什麼樣的關係?如何親近師父呢?
答:最重要的是尊敬,先把師父當作父母,如同孝順父母一般孝敬師父,盡忠心,不違逆,不違背,能夠「依教奉行」,如此就算是一個好弟子了。
問(24):與自己剃度的常住,又應該建立一個什麼樣的關係?
答:需讓常住知道自己有多少能力與專長,是長於講說的、還是長於慈悲的、亦或是擅長行政事務的……。
長於講說,常住會安排去做知客、做講師;長於慈悲的,常住會安排去做福利信徒的事務;具寺務能力的,常住就派去多做一些發心的工作、做一些行政公務;較為聰明、有智慧的,常住便安排去做佛學研究、做學者。讓常住知道自己是什麼材料,究竟是做桌子呢?做棟梁呢?還是做板凳呢?讓常住知道自己的能力與長處,才好安排你,自己也才能為人所用。
問(25):在剛出家的最初幾年,應該學習些什麼?
答:過去在佛門裡規定:出家人必須學戒五年,方可聽教參禪。五年學戒,就是學習在出家的生活中應該如何守禮、守制度、守規矩,等到五年的出家生活都已經與佛法相應了,才准許聽教參禪,也就是准許去參禪,去就讀佛學院研究經典等其他的學習。
問(26):一定要經過佛學院的教育嗎?
答:並沒有規定一定要讀佛學院,但必定得住禪堂。過去有所謂「夏安居」,也會問:「你幾夏?」就是戒臘的年數。戒臘,是指出家人受具足戒後夏安居的年數。
如果不住禪堂,就是佛學院;不讀佛學院,也就只是普通的跑跑腿,做做寺務,在做中學。其實,有一些聰明的、有能力的人不一定得念大學,念碩士、博士才有用,他自己做研究,自己在各種職務中「做中學」,也能有成就。
問(27):在修道的生涯裡,會不會有一些障道的因緣,又應該如何提早預防呢?
答:障道的因緣就是「欲望」。一個人的欲望太多、太貪心,有了這個想要那個,當然就不安心,不得安住了。或者是「懶惰」、「畏懼」,畏懼修行,畏懼學習。
佛經裡面記載,一個妻子為了照顧懶惰的丈夫,怕他懶得吃,回娘家前,先特別製作一個大餅,並把大餅套到他的頸項上,讓他方便食用。幾天後,妻子回家時見到丈夫竟然餓死了,仔細一看,才發現後面的大餅都沒有吃,原來丈夫連轉動一下大餅都懶得去動。人懶到這種程度,不死也難。
問(28):對於佛教、對於眾生,出家人的任務是什麼?
答:所謂「弘法是家務,利生為事業」,出家人「上弘佛道,下化眾生」是本分事。出家人發菩提心最為重要,出家人要發心修道,發心為常住服務,發心做弘揚佛教的工作。現在的信徒都曉得發心做義工,出家人還有什麼放不下?又怎麼能不發心呢?在佛門裡面,發心很廣泛,發什麼心,就能成就什麼事業!
在「出家得度」這一講的最後,請大家共同來聆聽一首佛門讚偈──〈僧寶讚〉。
僧寶不思議
身披三事雲衣[註1]
浮杯渡海[註2]剎那時
赴感應群機
堪作人天功德主
堅持戒行無違
我今稽首願遙知
振錫杖提攜
為出家修道者祈願文
慈悲偉大的佛陀!
今天,您的弟子○○等剃除鬚髮,
他們,正式加入僧團了。
他們割愛辭親,
為求真理而力行大孝;
他們難捨能捨,
為登淨域而勇敢入道。
我在此以無比歡欣的心情,
長跪在您的座前,
請加被他們盡未來際,
發心永不退轉。
從今以後,
三刀六槌、四十八單,
將是他們必學的課業,
三千威儀、八萬細行,
將是他們必要的條件。
慈悲偉大的佛陀!請求您慈悲加被,
讓他們在大冶洪爐裡,
鍛鍊堅強的意志,
成就菩提道心的願力;
讓他們隨著晨鐘暮鼓,
精進於五堂功課,
孕育莊嚴祥和的氣質;
讓他們伴著雲板號令,
勤勞於各種作務,
獲得千錘百鍊的成長。
願出家的僧眾們不放棄人間的責任,
願所有的入道者不忘記眾生的福祉。
希望僧伽龍象們都能發揮所長,
有的講課教學,教育紮根;
有的編輯寫作,文化弘法;
有的住持一方,方便度眾;
有的慈善救濟,扶助疾苦。
舍利弗長老監督講堂建設,
陀羅驃尊者負責安排掛單,
百丈禪師農耕、作務,
道宣律師譯經、著述。
玄奘大師橫渡流沙,天竺取經;
鑑真大師老病之軀,東瀛傳教。
他們拋灑生命於無限的時空中,
他們只希望佛法能夠興隆。
慈悲偉大的佛陀!
祈求您讓所有的出家修道者,
都能追隨古德前賢的腳步,
以六和敬安住身心,
以四攝法廣度有情。
他們在修道的過程中,
或許會遇到塵緣的考驗;
他們在弘法的旅途中,
或許會遭逢魔難的障礙;
祈求佛陀您能庇佑他們,
堅固自己的道心,
犧牲奉獻,奉獻犧牲;
難忍能忍,難行能行。
自今爾後,
我們願作護持的使者,
讓這一股清流源源不斷;
我們願作衛教的韋陀,
讓這一盞明燈相傳不盡。
慈悲偉大的佛陀!
請求您接受我至誠的祈願。
【註釋】
1.三事雲衣:指袈裟,即五條、七條、九條之三衣。
2.浮杯過海:指東晉時代河北的杯渡禪師,為一神僧,因常乘木杯渡水,故以杯渡為號。曾於北方寄宿在一戶人家,竊取他人金像而離去,這戶人家的主人追尋著他,看見他慢慢行走,但是策馬追逐依然追趕不及,直到孟律河,師浮木杯於水,憑杯渡河。杯渡禪師晚年渡海到香港青山,創建香港第一座寺院──靈渡寺(今稱青山寺)。遺有「一缽歌」行世。
如需引用文章,請註明出處。 本網站由 佛光山資訊中心 協助製作Copyright © 著作權 佛光山 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Dictionary loading status: not loa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