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dern Mentality Trends of Thought - Speeches over the Years 《當代人心思潮-歷年主題演說》
Environmental and Spiritual Preservation 環保與心保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環保與心保國際佛光會二○一○年世界會員代表大會主題演說
講 題:環保與心保
主 講 人:星雲大師
地 點:台灣佛光山
時 間:二○一○年十月二日至七日
副總會長、各位長者、各位理事、各位協會督導、會長、各位貴賓、各位佛光人,大家好!
首先歡迎大家回到佛光山參加佛光會世界會員代表大會。數月前,由於冰島艾雅法拉火山與卡特拉火山相繼爆發,火山灰隨著氣流向上飄散,嚴重影響飛航安全,許多歐洲國家空中交通因此嚴重癱瘓,不少航班無法正常起飛,造成經濟上的莫大衝擊,也引發世人一陣恐慌。事隔將近半年,現在一切都已恢復平靜,尤其今天看到大家能夠順利從五大洲回山開會,內心感到格外歡喜。
談到火山爆發,有人說:二十一世紀是環保的世紀。確實不錯,自從一九七二年,聯合國通過著名的<人類環境宣言>,希望喚醒世人保護環境的意識。緊接著又將六月五日定為「世界環境日」,進一步宣導世人認知「我們只有一個地球」,並且達成「人類與環境是不可分割的共同體」之共識,從此環境保護的議題便正式受到世人關注。
之後,聯合國多年來屢次召開有關環境與發展的地球高峰會議,並且通過各項國際公約,希望透過國際合作與國際條約的規範,各國能夠進行二氧化碳的減量,以及減緩排放傷害臭氧層的有害氣體等,以減緩全球暖化的持續惡化。
然而令人感到遺憾與憂心的是,儘管全世界早已意識到全球暖化以及環境生態遭受破壞的問題日趨嚴重,但是「重視環保,搶救地球」對許多人而言,仍然只是一個口號,並不能落實為實際行動。
原因是當環保與物質需求產生衝突時,多數人仍然以滿足生活享受為優先。例如現代家庭中大量使用冰箱、冷氣等設備,以及汽機車等交通工具,所產生的廢氣已嚴重破壞大氣層中的臭氧層;臭氧層被破壞的結果,地球上的生物將無可避免的遭受太陽紫外線輻射之傷害。
另外,人類為了追求物欲,高度發展工業,大量使用煤、石油等礦物燃料,因此排放過多的二氧化碳等多種溫室氣體,產生所謂「溫室效應」,導致全球氣候變暖,並且引發極端的氣候。
所謂極端氣候,就是氣候兩極化,不是極冷,就是極熱,甚至旱澇並至。例如今年七、八月間,高溫酷暑席捲北半球,日本五萬多人中暑,一百多人死亡;俄羅斯持續高溫乾旱,引發森林大火,導致莫斯科被火圍城,估計損失一百五十億美元。
無獨有偶,美國中部以及歐洲的葡萄牙、西班牙,也因高溫引發森林大火。更嚴重的是,印度喀什米爾經過近半年的乾旱後,因為瞬間強降雨,釀成百年來最慘烈的洪災,共有一百多人死亡,四百多人受傷,六百多人失蹤,數千人無家可歸。這場暴雨使得被稱為「人間樂園」的喀什米爾,頓時成為人間煉獄。
正當歐、亞、美洲被酷暑籠罩的同時,巴拉圭、阿根廷等南美洲多個國家,卻同時遭受多年罕見的寒流侵襲,造成一百多人死亡,數以千計的牲畜被凍死。
氣候變遷,全球暖化,這與人類大興土木,毫無節制的過度開發不無關聯。例如眾所周知,森林具有涵養水源、製造氧氣、吸收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等廢氣的功能,可以減緩地球暖化的速度。尤其根據專家表示,世界上最大雨林亞馬遜河流域的熱帶雨林,所產生的氧氣佔地球總量百分之三十三,因此被稱為「地球之肺」。如果有一天亞馬遜的森林被砍伐殆盡,地球上維持人類生存的氧氣將會減少三分之一,屆時不但人類的生存環境惡化,地球的氣候變化也將更加難以預料。
這麼重要的雨林,可以說對人類乃至整個地球都具有救命之功,可是卻沒有受到重視和保護,近幾十年來已被大量砍伐,用以作為造紙等工業用途,甚至開墾成畜牧場、農業耕地、商業建設等。
熱帶雨林減少,不僅意味著森林資源減少,尤其生活在森林裡的萬千生物也將走向滅絕,全球的生態系統更可能因此遭到嚴重破壞。尤其森林過度砍伐,會使土壤侵蝕、土質沙化,引起水土流失,因此人類濫墾、濫伐、濫建的結果,也讓土石流災情頻傳。例如台灣在九二一地震中,整個南投縣走山嚴重,造成人命傷亡無數;八八水災更讓小林村瞬間夷為平地。乃至大陸的甘肅曲舟與雲南貢山也相繼因暴雨造成土石流,而讓美麗山河一夕變色。
從種種跡象說明,未來對人類生存造成威脅的環境問題,除了全球暖化、臭氧層破壞之外,還包括森林資源銳減、土地荒漠化、物種加速滅絕,乃至垃圾成災、有毒化學品危害,甚至大量工業廢氣導致天降酸雨,嚴重污染河川、土壤,其結果是未來人類還將面臨飲水與糧食短缺的重大危機,甚至為了搶奪有限的資源而爆發戰爭等。
只是到目前為止,各國所關注的焦點,仍然著重在對抗全球暖化的問題上。現在許多西方科學家不斷以數據警告人類,全球暖化非常嚴重;如果人類再不重視環保,再不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量,那麼到了本世紀末,地球將會增溫一點四度到六點四度,屆時將會毀滅性的改變人類的未來。
為了讓所有人理解什麼叫做全球暖化?以及地球每增溫一度會為人類帶來什麼災難?美國國家地理頻道特別製播一集名為「改變世界的六度C」之影片。片中說明,當全球均溫上升一度時,美國西部將面臨嚴重乾旱,大部分的地區會變成沙漠。
當地球升溫二度時,格陵蘭的冰層快速融化,屆時海平面上升七公尺,一些沿海城市,包括紐約、倫敦、曼谷、上海,甚至台北等,都將全被淹沒。
當地球升溫三度,過了這個臨界點,人類將無力抑制全球溫度上升的趨勢,屆時巴黎的夏季被熱浪襲擊會成為常態,夏天的北極圈也沒有了冰雪,亞馬遜雨林會逐漸枯萎,甚至因為乾旱而發生雨林火災。
當地球升溫四度時,孟加拉被水沖垮,埃及、威尼斯被海水淹沒,世界幾條最大的河流可能乾涸,因而危及數千萬甚至數億人的生存。
當地球升溫五度時,南北半球的溫帶地區全部不適合人住,洛杉磯、孟買、開羅等城市的水源將會枯竭,屆時全世界的難民人數將無以估計。
當地球升溫六度時,許多大城市會被淹入海底,屆時天災成為常態。當這一天來臨時,應該就是所謂的「世界末日」,人類恐將步上恐龍帝國滅亡的後塵,從此人類文明不復存在。
以上所預言的災難到底會不會發生?何時發生?全世界頂尖的科學家都不能確定。不過英國科學家霍金倒是率先向人類提出忠告,他認為人類未來若想永續生存,應該放棄地球,及早移民外太空!
對於科學家的種種推測也好,警告也好,我們雖然不必過於恐慌,但也不能當成危言聳聽,甚至置若罔聞。因為從近年來人類無止盡的掠奪地球,引發大自然反撲,造成舉世之間地震、海嘯、洪澇、乾旱、颶風、火災、山崩、土石流等災難不斷,我們也應該有所警覺,那就是:地球生病了!
地球生病,就如同我人的身體有病一樣;人生病了要醫療、要搶救,地球病了,也要靠大家來關心、來搶救。搶救地球,首重環保,而外在自然環境的保護,則要靠人類的自我覺醒,也就是要從心靈環保出發。
可以說,如何做好「環保」與「心保」,以免在不久的將來,人類真的淪為氣候與環境的難民,已經是當前刻不容緩的重要課題。所以今年的主題演說,就以「環保與心保」為題,從佛教的觀點提出四點看法如下:
一、佛教對環保的看法
如前所說,環保是當代最受矚目的議題,環保包括對自然環境的愛護,以及對一切生命的尊重,現今全世界的環保團體,無不積極致力於環境維護與生態平衡的推動。
其實,佛教早就有「環保護生、搶救地球」的思想,並非現在才有。我們從佛世時,釋迦牟尼佛與諸大菩薩們的言行記載中,都可看出佛教是個深具環保意識的宗教。
佛教一向提倡不殺生而積極護生,戒殺護生就是對一切有情生命的尊重。當初佛陀制訂結夏安居,就是唯恐雨季期間,僧侶外出托缽會踩殺地面蟲類及草樹新芽而制定。
佛陀在因地修行時,曾經為了慈悲護生而「割肉餵鷹,捨身飼虎」,乃至阿育王廣植樹林,庇蔭眾生,設立動物醫院,規定宮廷御廚不得殺生等,凡此都是佛教對於「環保護生」的實踐。
佛教講「大地眾生,皆有佛性」、「情與無情,同圓種智」;因為山川草木悉皆成佛,因此「不殺故不濫砍,不偷故不盜伐」。佛教從教義上平等看待一切眾生,主張不僅對人和動物要有愛心,對山河大地也要加以保護。
在《睒子菩薩經》提到,有一位睒子菩薩,他每丟一張紙,生怕污染了大地;每講一句話,唯恐驚擾了大地;每走一步路,擔心踩痛了大地,這其實就是一種慈悲愛物的環保意識。
佛教對生態環境的保護,一直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在佛門裡,歷代的高僧大德,他們植樹造林、整治河川、修橋鋪路、珍惜資源,並於講經說法時,勸導大眾護生放生,提倡素食,培養大眾惜福愛物的觀念,所以自古僧侶們可以說都是推動環保的最佳義工。
「環保」這個名詞,在古時候雖然未曾出現,但佛教裡的阿彌陀佛其實就是一位道道地地的環保專家。阿彌陀佛的極樂淨土,黃金鋪地、七寶樓閣、七重欄楯、七寶行樹,清淨莊嚴,沒有水源、空氣的污染,也沒有噪音、毒氣、核能等公害。尤其淨土裡的人民,都是諸上善人聚會一處,人人身心健全,壽命無量,三業清淨,無有三毒,更不會有人隨便砍伐林木,放眼所見,都是紅花綠樹、青草如茵,所以阿彌陀佛稱得上是一位最懂得身心環保與國土環保的先驅。
在佛教的淨土裡,只有公益沒有公害,只有美好沒有髒亂,佛教是一個非常重視環保的宗教。佛教的環保思想起源於釋迦牟尼佛證悟的「緣起」,因為緣起法告訴我們,世間一切都要靠各種因緣和合才能存在。例如,人要在地球上生存,必須有「大地」才能立足;日常生活中更要有「陽光、空氣、水分」等生命三要素,才能活命。所以人的生存,離不開「地水火風」等四大。
所謂「四大」,就是組成宇宙萬法所仰賴的四種元素。佛教認為世間一切森羅萬象,包括地球、人生、一花一草、一沙一石,沒有一樣不是仰賴地、水、火、風等四大元素結合而有。譬如,一朵花的綻放,要有肥沃的土壤,土壤屬於「地大」;花的成長,還要有水分、日光、空氣,這就是「水大」、「火大」、「風大」。如果缺少其中的一大,花兒就不能盛開怒放了。
人的身體也是要靠四大和合來維持生命,人體的毛、髮、爪、齒、皮、骨、筋、肉,這是堅硬性的地大;涕、唾、膿、血、痰、淚、津,這是潮濕性的水大;溫度、暖氣是溫暖性的火大;一呼、一吸是流動性的風大。
世間一切都是四大所成,地球也是如此!地球的運作,就是靠地、水、火、風來維護著。有了大「地」,我們才能建房子,才能種植,才能生存。有的人一天不吃飯還可以忍耐,不喝「水」,日子就不容易過;有水的地方,生命才能存活,有水的地方,文化比較發達,有水的地方,比較適合人群居住。世間上,不只是太陽重要,人類之所以能生存,並且超越其他動物,就是因為發明了「火」,火對人類的文明很重要。世間上任何一種生物,少了空氣都不能生存,所謂「人命在呼吸間」,沒有「風」的流動,缺少空氣,一切生命都將窒息而死。
「四大」提供生命存活的條件,但是「四大」也時時在威脅著生命的安全。自古以來,人類不都是一直在與大自然的水火風災奮鬥嗎?在我們看似平靜的生活裡,誰也難保不會忽然遭逢地震等災難。例如今年元月起,先是海地發生七點三級的地震,接著二月,智利發生八點八級強震,同時引發海嘯;隔了一個月,中國青海玉樹也發生七點一級地震,都造成嚴重的人員傷亡與財物損失。
其實,地球也不是現在才有地震,乃至水、火、風災等劫難。佛經記載,世界的成立分為「成、住、壞、空」四劫,當「壞劫」到了末期,即使色界天也免不了遭到「火燒初禪、水淹二禪、風吹三禪」等「三大災」。
根據佛法所說,人在造業以後,由於罪業深重,加上福德享盡,一旦業障現前,就要受報,災難因此接續而至。首先是「劫火洞然」,初禪天以下全為劫火所燒,這就是「火燒初禪」。火災以後就是水災,整個世界陷入一片汪洋,此即「水淹二禪」。接著「風打三禪」,這又比較嚴重一點,就如發生水災時,居住高地或高樓層的人不會受到影響,但如果颱風來了,比較脆弱的房子就會被吹倒。當然,堅固的房子還是不受影響。
現在常聽到有人講「世界末日」,依照佛教的說法,人有生、老、病、死,心念有生、住、異、滅,氣候有春、夏、秋、冬,世界也有成、住、壞、空;既然有「成、住、壞、空」的循環,當然會有世界末日。
不過,我們也不必過於杞人憂天,因為佛教所謂的「末法時期」,也就是一般所說的世界末日之來臨,假如以佛經裡的時間來推算,距離現在還要多少萬年以後。只是現在仍難免有部分的災難,但不是普遍性的,不致於一下子就把地球毀滅。
再說,雖然初禪、二禪、三禪天會因三大災而毀壞,但還有一個四禪天,到了四禪天就沒有劫災了。因此,即使現在地球上存在著地、水、火、風等災難,只要我們自己的福德因緣具備,未來有福報的人就能住在四禪天。所以,我們不必害怕,也無須擔憂;與其擔憂害怕,不如作福要緊。只要我們慈心愛物,積福修德,好好的愛護地球,就能延長其壽命。只是,地球的未來到底會如何,還是得看人類的作為而定,因為世間一切,自有因果關係!
二、環保對吾人的重要
早在一百多年前,美國一位印第安酋長西雅圖曾經說過一句震撼世界的名言,他說:「地球不屬於我們,我們屬於地球;我們人類只是蜘蛛網中的一絲一縷罷了。」
這句話其實就是告訴我們:人類使用地球,但並不是擁有整個地球。因為在地球上,還有萬千的含識生靈、情與無情,也和我們共同生存在地球上,大家都是地球村的一分子,應該享有同樣的生存權,所以我們要給予尊重、愛護。
尊重生命,保護生態,這就是實踐環保,就是愛護地球;相對的,愛護地球,就要保護自然生態,就應尊重一切眾生生存的權利。
宇宙之中,不只是人有生命,青山綠水、花開花謝,乃至山河大地、日月星辰,都有生命。唯識家講「三界唯心,萬法唯識」,大自然裡到處都有生命。時辰鐘錶,沒有我的用心、智慧去製造它,如何能成?所以時鐘裡有我的生命存在;一棟房屋,因為我的設計、監工才能成就,房屋中就有我的生命存在。
生命是世間上最寶貴的東西,從佛教的觀點來看,凡是能動的、活的、有用的,都有其生命存在的意義與價值。生命的價值就是慈愛,生命的意義就是珍惜。因此,一件衣服、一張桌椅、一架冷氣機、一輛汽車,只要你好好愛惜它,不隨便破壞,讓它多使用幾年,就是延續它的生命。
世間萬物都有生命,因此我們不能只是愛惜自己的生命,也要愛惜他人的生命;因為世界如果沒有其他生命的存在,就沒有各種成就我們的因緣,「我」也就難以生存了。所以,為了讓自己能生存,我們要多多愛惜各種因緣,要與萬物建立「同體共生」的關係,要互尊互重、互助互成,如此才能在地球上共同存在。
「同體共生」是當今這個時代,也是這個世界最開明、最美好的思想。所謂「同體共生」,就是大家要「同中存異、異中求同」,彼此包容、彼此尊重,就如人體的五官,要相互共生,才能共存。
遺憾的是,長久以來人類一向自認為是萬物之靈,以為人可以主宰一切,甚至自私的認為,地球上的一切生靈、資源,都是為了人類的需要而存在,因此恣意的消耗、浪費,盡情的掠奪、破壞,甚至無情的傷害生靈,殘殺生命。
我們看,現代人不論是天上飛的、地上走的,或是海裡游的,無一不殺,無一不食。為了滿足口腹之欲,毫無節制的濫捕濫殺,使得許多珍奇動物面臨絕種的危機,間接也嚴重破壞生態的平衡。
另外,因為人類的貪婪和不重視環保,違反自然循環的準則,使得地球千瘡百孔,嚴重生病。例如幾十年來,台灣許多山坡地由於休閒需求及種植茶葉、果樹等而濫建、濫墾、濫伐,導致土石流,造成水庫及河川淤積大量泥沙。甚至由於濫採沙石,造成橋斷路危;濫抽地下水,造成地層下陷;任意燃燒有毒廢料,以及廢棄物、工業廢水、核廢料、商業肥料等處理不當,造成空氣、水質、大地的污染。
面對自然環境遭到破壞、生態逐漸失去平衡,地球已經受到遍體鱗傷的損害,此時人類應該如何自救呢?我想當務之急,就是人類要有所覺醒,要認知我們所居住的地球,它是虛空中的一個大宇宙,其中自然界的大地山河、森林草原、社會環境好壞,對我們的生存都有重要的關係。因此,我們要感謝各種因緣,我們要珍惜大眾的給予,我們要謙卑的尊重生命,我們要平等的對待一切眾生。
地球是萬物賴以維生的環境,也是人類共同生活的家,地球保護我們的生命,提供我們生存的一切條件;因為有了地球才得以生存,如果失去地球,人及一切眾生要安住在哪裡呢?所以當地球飽受摧殘,難以喘息的時候,身為「萬物之靈」的人類,更應該當仁不讓,全面做好環保,例如:重視生態保育,不亂殺生;植樹造林,不濫墾伐;保護水源,不亂倒垃圾;惜福愛物,做好資源回收等。
「惜福、惜緣、惜物、惜生」,這是佛教裡很美好的觀念,所謂「惜衣惜食,非為惜財,緣為惜福」,這個道理用之於今日,就是愛護地球,就是注重環保,就是珍惜資源。我們唯有透過實踐,力行環保,從外在的生態環保做起,才能讓共生的地球青山常在、綠水常流;進而在人格精神上昇華、淨化,才能為後代子孫保留一個美好的生活環境,人類也才有身心健康的未來。
三、環保與心保的關係
生存,是一切眾生共有的權利,但是以人為本的佛教,認為宇宙之間,「人」最為寶貴;在天地之間,所有動物當中,只有「人」能夠頂天立地、頭頂朝天的立足在天地之間,不像其他動物都是背朝天,無法雙腳直立的站起來。
人是萬物之靈,但也是問題的製造者,世界上所有問題的產生,都與「人」有關,包括現在所謂的環保問題,也是因為人類的自私無明,破壞了自然界的和諧與循環,以致天災地變不斷。因此,如何解決當前的環保問題,除了做好外在的生態環保,尤應重視內在的心靈環保。
生態環保,諸如自然界的保育、空氣的淨化、水源的清潔、噪音的防止、垃圾的處理以及輻射的防護等;從居住環境到自然生態,乃至整個地球的保護,都屬於生態環保的範圍。心靈環保則包括思想、觀念、語言、心意的淨化,例如:拒絕垃圾知識、思想不被污染,就是思想的環保;觀念正確,凡事正面思考,就是觀念的環保;口業清淨,不講髒話,不兩舌、不惡口,就是語言的環保;心中無煩惱、嫉妒、不平、憤恨等情緒,就是心意的環保。
生態環保要靠大眾的力量共同維護,心靈環保則有賴個人淨化自己的身口意三業。平時一般的環保,都是心外的,心中的清淨才是最大的環保,因此佛教認為,環保觀念的建立,應該從人心開始。
我們的心有如工廠,工廠的設備好,則運作正常,產品優良;設備不好,不但產品劣質,連帶破壞空氣、水源,造成環境污染。因此,提倡環保,應該先從心內做起,心內的環保做好,心外的環保才能完成。如《維摩經‧佛國品》說:「若菩薩欲得淨土,當淨其心;隨其心淨,則佛土淨。」
只是我們如何才能做好心靈的環保呢?所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平時我們掃地要有掃把,洗衣服要有清潔劑,甚至打仗也要有精良的武器;同樣的,要把心中的垢穢清理乾淨,也要有工具和武器。例如正見、正信、慈悲、智慧、忍耐、勤勞、友愛、奉獻、犧牲、慚愧、懺悔等,有了這些工具,心靈就能清朗乾淨,就能打敗心中的煩惱魔軍,就能所向披靡,攻無不克了。
在經濟學上有一句名言,叫做「開源節流」。所謂「開源節流」,不一定只限於金錢、物資,其實人心的貪瞋癡,才是造成生態破壞、能源危機的主要原因。因此,「開源」應開佛法之源,也就是開發自己的慚愧心、感恩心、歡喜心、感動心;「節流」應節省金錢用度,尤其要節制自己的貪欲瞋心。所以,重視環保、愛護地球,必須「開源節流」。
為了推動環保,佛光山在一九九二年的信徒香會中,特別舉辦「佛光山信徒身心環保淨化法會」,讓大家共同響應身心環保淨化運動,希望從內心的清淨,繼而影響心外的世界,使內外都能得到淨化。
在活動中,我提出力行身心環保的十二大德目:
(一)口中輕聲,不製造噪音。 (二)地上清潔,不亂丟垃圾。
(三)手裡禁煙,不污染空氣。 (四)身心莊嚴,不行動粗暴。
(五)行動禮讓,不侵犯他人。 (六)面上微笑,不出現兇相。
(七)口中軟語,不出現惡言。 (八)大家守法,不要求特權。
(九)人人守紀,不違犯綱常。 (十)開支節儉,不任意浪費。
(十一)生活踏實,不空蕩虛浮。 (十二)凡事善心,不孳生歹意。
環保要從自己做起,從個人的淨化,進而帶動國家社會,乃至全世界的淨化。因此,近年來佛光山更積極推動人間佛教所提倡的「四給」與「四和」,希望人人在日常生活中,隨緣隨力「給人信心、給人歡喜、給人希望、給人方便」,從實踐佛光人的工作信條中,不斷自我淨化、提昇,繼而有助於「家庭和順、人我和敬、社會和諧、世界和平」的人間淨土之建立。
此外,國際佛光會多年來陸續發起「把心找回來」、「七誡運動」、「慈悲愛心列車」、「三好運動」等,也都是為了淨化世道人心、改善社會風氣而辦的心靈環保活動。
尤其,有感於近年來地球暖化的問題日漸嚴重,為了「抗暖救地球」,國際佛光會世界總會於第四屆第五次理事會議時決議,將加強環保行動,全面推動節能減碳、綠化造林、使用環保碗筷、資源回收、垃圾分類等行動,共同搶救地球。
目前全球佛光協會已於世界各地植樹五百萬棵以上,以「植樹救水源」的實際行動響應環保。並且先後於世界各地進行清潔河畔、沙灘、海邊,以及整理公園等活動,期使環境獲得潔淨與綠化。
除此之外,中華佛光協會、人間福報也以舉辦素食義賣來響應環保活動,呼籲大眾共同愛惜地球。同時舉辦「全民環保搶救地球」國際論壇,邀請經濟學家高希均教授主持,除有環保署沈世宏署長、挪威國際部分環保顧問 Ms. Allison Eun Joo Yi、知名媒體人陳文茜小姐等人出席參加,並有八百多位與會聽眾齊聲念誦「為自然生態祈願文」,大家共同宣誓,將以實際行動落實「節能減碳,搶救地球」。
最近,每次為信徒們皈依三寶,我都會帶著大家講一句:「我是佛!」「我是佛」,這是一句很了不起的話,因為如果大家都敢承認「我是佛」,夫妻之間就不會吵架;「我是佛」,人我之間就不會互相責怪、怨恨;「我是佛」,就不會抽菸、喝酒,更不會作奸犯科,為非作歹。「我是佛」這一句話不但救了自己,而且因為「我是佛」,你對人、對世間萬物都懂得慈悲、珍惜,這就是心靈的環保,就是搶救地球。
所以,只要人人自詡「我是佛」,人人心中有佛,眼中看到的都是佛的世界,耳中聽到的都是佛的聲音,口中所說的都是佛的語言,手中所做的都是慈悲的事情。那麼,即使是生長在污濁的娑婆世界,我們也能做好心靈環保,進而營建一個清淨的國土,這就是人間淨土的實現。
四、如何落實生活環保
建立人間淨土,這是人間佛教最終的目標,但是我們不能空有理想目標,還要躬親實踐。所謂「說道一丈,不如行道一尺」,現代人雖然普遍具有環保意識,然而如何具體響應,並且身體力行,親自參與環保運動,更是重要。
落實環保,首先每個人都必須具有環保觀念。環保觀念的灌輸,應該從教育做起,大人要以身作則,做為兒童的示範。例如,父母要教導子女尊重生命、惜福愛物;老師要教導學生尊敬長上、待人有禮等。尤其道德觀念的提昇,公共環境的維護,都需要從教育上加強宣導。
有一位美國老太太看到一個少年喝完汽水,罐子隨便朝地下一丟,老太太就說:「年輕人,罐子撿起來,不可以隨便亂丟東西。」
少年回答:「這是大馬路,又不是你家,關你何事,要你多管閒事,我就是不撿起來。」
老太太說:「怎麼不關我的事?這是我們居住的環境,你亂丟東西,垃圾到處留,讓我們的環境受到污染,讓我們的地價降低,怎麼不關我的事呢?」
確實!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不經意的隨手一丟,都是在破壞環境;不經意的隨手一揉,也是在浪費大地資源。相反的,如果能在生活中隨手做好「資源回收」,尤其是廢紙的回收,不但能讓可用資源再生,而且可以減少樹木的砍伐,也是一件功德好事。
根據統計,種一棵樹要花十年的時間,砍一棵樹卻只要幾分鐘。嬰兒從出生到二歲,所用的紙尿布,必須用掉二十棵樹。平時每回收一噸廢紙,可以少砍長八公尺、直徑十四公分的原木二十棵;若能以再生紙代替模造紙,每個月至少可以少砍約四十萬棵原木。因此回收廢紙製成再生紙後加以循環利用,除可減少砍樹量,亦可間接救水源。
廢紙回收之外,日常生活中可以回收的資源很多,如果我們能積極配合「垃圾分類、資源回收」,讓可用的資源再生,不但可以減少環境污染,也可以讓垃圾變成財富。
多年前,佛光山為了籌募佛光大學建校基金,許多佛光人紛紛主動加入資源回收的行列。他們頂著烈日,迎著寒風,不怕辛苦,不嫌骯髒,每天開著資源回收車,從各地把廢棄物一卡車、一卡車的回收集中,然後加以分類出售。雖然有時一整車也賣不了多少錢,但是他們就這樣慢慢的累積,終於把大學留給人間,也把功德智慧留給自己。
另外,佛光山在台灣中部有一間道場,名為「福山寺」,也是信徒們花了整整十年的時間,累積資源回收的款項所建成。
資源回收、垃圾分類,表面上看起來是個人的行為,但是只要參與的人多,就會在群眾之間形成一種相互支持的力量。尤其資源回收本身就是一種惜福、環保的行為,以資源回收所得來辦大學、建寺院,更具有修福修慧的雙重意義。
福慧雙修,這是佛教徒的修持;惜福愛物,則是中國人的美德。在傳統的道德觀念裡,一直有著惜福的環保意識。例如,小時候父母常跟我們說:「一個人,一天只能用七斤四兩水。」超過了,福報就透支了!
福報猶如銀行的存款,有儲蓄才能支出;同樣的,我們只有珍惜大自然的各種資源,讓資源不虞匱乏,人類才能在地球上繼續存活。
惜福愛物,本是生活的美德,但是現代社會,物質豐裕,許多人已習慣奢侈浪費,飲食日用無節制,或任意糟蹋丟棄,暴殄天物,不知惜福。
有一位東方的學生到德國唸書,他向一位老先生租了一間房子,房子裡設備齊全,除了床舖、桌椅、電燈之外,還有冷氣。這個學生每次外出,電燈、冷氣常常沒關。房東告訴他:「年輕人,你要節約能源,電燈不用時要把它關起來。」這位年輕學生認為自己付錢租的房子,裡面的設備自己有主權愛怎麼用就怎麼用,因此很不以為然的說:「干你何事?」老先生說:「年輕人,這是我們國家的能源,每一位住在德國的人都應該愛護國家的能源,如果大家都不節約能源,你也浪費,他也浪費,我們國家的能源少了,國家會窮,大家的日子會難過。」
有道是「隻字必惜,貴之根也;粒米必珍,富之源也;片言必謹,福之基也;微命必護,壽之本也」。世間上無論什麼東西,都是來之不易,因此要懂得珍惜;生活中能夠減少一點浪費,減少過度消耗,不但是愛惜自己的福報,也是替國家社會節約能源,這就是實踐環保。
根據一項報告指出,以目前人類消耗自然資源的速度,和全球人口增長速度來測算,再過不到五十年,可能需要兩個地球才能滿足人類對自然資源的需求。
這項警訊意味著,我們已面臨嚴重的能源危機問題,所以節約能源、保護環境,需要大家一起來。尤其重要的是,人人應該從日常居家、工作中養成習慣,並且力行環保生活,例如:日出而做,日落而息,生活有規律,吃的、用的要適可而止,多買不用就是浪費。平時多到郊外呼吸自然空氣,不要一天到晚待在家中吹冷氣、看電視,如此不但費電,而且無益身體健康。
尤其,冷氣、冰箱所釋放的溫室氣體,以及汽、機車所排出的二氧化碳等廢氣,都是造成「地球暖化」的元凶。因此,平時出外辦事,近程的可以走路,或以腳踏車代步,遠途的儘可能搭乘公車、捷運等。即使自己開車,也儘量「多乘載」,並且要定期保養車子,不讓它冒黑煙,車胎隨時打氣充足,以免耗油,以及避免使用含鉛汽油等,都能達到「節能減碳,減少污染」的效果。
其實,為了避免環境污染,我們應該從「減少污染」,進而積極的「防制污染」,對於具有毒性的廢棄物,每個人都應本著道德良心,做好安全的處理。當然,如果科學界能及早為全人類發明出不破壞自然的器物,讓資源隨用隨收,以作能源的重新組合,更是究竟之道。
此外,可以在生活中落實環保的,如養成隨手關燈的習慣,甚至睡前把電腦、電視等不用的電器插座拔掉,都有省電的功能。其他再如不浪費消耗性的物品,包括衛生紙、紙杯、免洗筷等。平時購物,要買耐久而非隨手可丟棄的物品,如陶製茶杯、餐具、可換刀片的刮鬍刀等。
一般家庭用品,可以到批發商大批購買,或買大箱的洗衣粉、濃縮可稀釋的洗潔精,儘量減少包裝的浪費,乃至優先選用可回收的玻璃和金屬容器等。甚至可以組織請願團,要求當地商店、超級市場減少包裝及塑膠品的使用。
工作上,儘可能回收辦公室的丟棄物,如信件、便條紙、影印紙、報紙、紙箱、鋁罐、玻璃瓶罐、塑膠、X光片、電池、鐵絲、鉛、鐵、銅器等。通訊連絡以電子郵遞取代信紙;公告或便箋儘可能採傳閱方式,減少複印數量;文件儘量兩面複印,減少紙張浪費。乃至捐贈廢棄的家具、辦公設備給需要的機構等,都是一種實際的環保行動。
多年前日本有位環保大臣,提議男性上班時不要穿西裝,因為穿了西裝,到哪裡都要吹冷氣,很浪費能源。由此可見,大家都已警覺到能源有限,不能再任意浪費。如果每個人都能像這樣具備環保意識,並且在生活中確切落實,我們的地球必能得到養息而逐漸恢復原貌,人類的生存危機也才能化解於無形。
結語
在佛教的《百喻經》裡,有一則「鸚鵡救火」的寓言故事:
一個森林失火了,一隻鸚鵡從外地啣水來救火。這麼小小的一隻鸚鵡,一次能啣得了多少水呢?整個山林的大火,哪裡是一隻鸚鵡啣一點點水就能撲滅得了?這簡直是不可能的事。但鸚鵡一點也不以為意,仍然奮力的一次又一次的啣水。
這時候帝釋天來到鸚鵡身邊,跟牠說:「你不過是一隻小小的鸚鵡,這麼大的森林野火,哪裡是你的能力所能撲滅得了?」
鸚鵡答道:「大火能不能撲滅,我不知道,不過我既然身為這個山林裡的一分子,就不能不來解救我所居住的山林,我要盡我的心力。」
因為鸚鵡有這麼大的願心,帝釋天聽了深受感動,就說:「你雖然只是一隻小小的鸚鵡,卻有這麼大的悲心願力。好,我來幫你的忙。」
於是,帝釋天以祂的神力,一下就把山林的火熄滅了。
今日地球面臨全球暖化、冰山溶化、臭氧層破洞、水資源缺乏等種種問題,有的人不免疑惑:「以我們小小的力量,能幫得上多少忙嗎?我哪裡能解救這個地球呢?」
其實這不是問題,重要的是自己有沒有心?所謂「佛說一切法,為治一切心;若無一切心,何用一切法?」今天這個世界需要的是有心人,如果我們對於搶救地球,人人有心、有願,都想:「地球有病了,我要幫助他,不讓他惡化下去。」所謂「兵來將擋,水來土掩」,那麼地球的災難就不是問題了。
總而言之,環保是一份必須長期奮戰的工作,也是一個超種族、跨國界的世界性運動。今日凡是「地球村」的成員,都有責任關心「地球村」的永續生存。因為佛法明示:情與無情,都是「此有故彼有,此無故彼無」,彼此有著「同體共生」的關係。因此,在遷流不息的轉變中,即使是極小的塵埃,都與環境有微妙的關係。吾人對於內心的塵垢,固然應該努力消除、轉化,但是對於外在的污染,也應該喚起群體意識,大家身體力行做好環保,那麼二十一世紀不但是一個環保的世紀,也將是一個身心淨化的美好世紀。
如需引用文章,請註明出處。 本網站由 佛光山資訊中心 協助製作Copyright © 著作權 佛光山 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Dictionary loading status: not loaded